查看原文
其他

培养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圣经——《学会提问》精读笔记+电子书分享

杰森Jensen 杰森爱读书
2024-11-26

关于作者

尼尔·布朗(Neil Browne)是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的杰出经济学教授。获有托雷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和得克萨斯大学的博士学位。威斯康星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几十所大学曾经聘请布朗教授,协助培养教职员批判性思维技巧。

他是“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的主要发言人。先后荣获博林格林州立大学“杰出教学能力奖”“终生成就奖”,以及美国教育促进与支持委员会的“全国年度杰出教授”银牌奖章、“俄亥俄州年度杰出教授”等无数地方性和全国性的荣衔。

关于本书

《学会提问》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学习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批判性问题,对问题深思熟虑,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

《学会提问》被称为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1978年发行第1版,至今已是第12版,可以说是出版三十多年仍然畅销不衰的经典。

学会提出好问题

当我们面对专家们各持己见,甚至是完全相左的意见,我们需要依靠自己的大脑,理性判断,剥开迷雾建立自己的观点;当我们面对提问和质疑,我们需要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些都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批判性思维包括了三个方面:①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②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③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找到关键问题、学会批判性思维,就是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的目的。

我们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两种思维方式可以互补。要想在知识的河流里淘出智慧的金子,你的淘金盘里首先得有点东西供你掂量才行。此外,要评判论争分辨是非,我们还真得有点知识,也就是有点儿可以信赖的见解才行。

 批判性思维又分两种: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现有的立场和看法。目的就是抵制和驳倒那些与你意见不同的观点和论述。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断言和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强迫自己辩证地看待我们的初始看法,我们才能保证自己不会变得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

批判性思维鼓励你倾听他人,向别人学习,同时又会掂量别人所说的话,看看它们的分量如何,并终形成自己的观点。

批判性思维的关键问题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成为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的先决条件就是我们能够准确的找出论题和结论。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抑或争议。它是后续所有讨论的驱动力。论题又分为两类:“描述性论题”是指针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规定性论题”是指针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及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

在论题没有直截了当地陈述出来时,最有效的办是先找准结论。所谓结论,即写作者或发言者希望你接收的信息。

理由是什么

只有在你找到支撑一个结论的各种理由和证据以后,你才能评判这个结论的价值。理由就是指我们相信某个结论的解释说明或逻辑依据。理由与结论相结合,就构成论证。而找到理由和证据的第一步,就是采取质疑的态度,不断地问“为什么”。一个论证由一个结论以及支撑这一结论的各种理由组成。

和寻找结论的情形一样,有些特定的词常会指示紧随其后的就是理由。这些都是一些表示理由的提示词:●由于;●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这个事实;●鉴于;●由以下材料支撑;●因为证据显示;●研究显示;●第一,第二,第三。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如果每个词都只有一种大家都认同的含义,那么迅捷有效的交流就更有可能实现。可惜的是,我们使用的语言极其复杂,大多数词语都有不止一种含义。只有准确理解这个词语到底表达了哪种含义,才能准备理解作者的意图。

虽然找到结论和理由为你提供了基本清晰的论证结构,但你还需要进一步检查这些部分的确切含义。要确定有哪些词语意思不明。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那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这些词很可能会被利用来欺骗我们的感情和思维。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有一些写作者认为理所当然的特定信念。通常情况下写作者不会将这些信念明说出来,你必须通过阅读字里行间的内容来找到假设。

所谓假设,就是一个看法,通常没有明确说出来,而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并用来证明其表面的推理论证。有两个地方可以寻找假设,寻找理由需要他们才能证明结论的假设——价值观假设;以及寻找理由需要他们才能成立的那些假设——描述性假设。

先检查理由,然后检查结论,寻找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判断交流者的论证是否依赖于错误的或高度存疑的假设,或交流者是否在通过逻辑上的谬误或其他带有欺骗性的论证形式来糊弄你。

所谓谬误,就是论证中的欺骗手段,交流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接受他的结论。举例三种常见的谬误小花招:①提供的论证需要明显错误的或让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让论证和结论之间显得毫无关系;②把那些明明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③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想要这证据有效,就得是结论本身已经成立。

证据的效力: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

所谓证据,就是立论者告知的明确信息,用来支撑或证明一个事实断言的可靠性。在规定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证明属于事实断言的那些理由;在描述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直接证明一个描述性的结论。

当你识别出将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作为证据所存在的问题,你就有了合理的理由犹豫要不要接受基于这样的证据所得出的结论。问问那些给你一些经不起推敲的证据的人,他们能不能多给你些扎实点的证据就变得很有意义。

证据的效力:个人观察和调查研究

当我们遇到有人把个人观察、研究报告来当作证据时,就要对这些证据逐个加以质疑。我们所“见”所说的都是经过一系列的价值观、偏见、态度和期望值过滤后剩下来的东西。科学的研究方法力求避免种种偏见,但一个问题应用了科学研究方法并不必然就意味着研究证据就是可靠的,或者对于证据含义的解释就是准确无误的。

有没有替代原因

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想找出一件事的简单唯一的原因,依赖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的有因果关系的因素来解释一个事件,而事实上这个“原因”是许多共同起作用的原因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很多事件并非只有一种解释。

替代原因是指一个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可以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当你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作者或演说者在使用证据支持他对某件事起因的一个断言,这时你就需要去寻找一些替代原因,并努力去比较它们的可信度。要考虑采取其他不同视角,阅读事件的多种不同版本,以帮助你扩大见解的范围。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时,一定要当心!统计数据可能而且经常骗人。它们并不必然就能证明表面上想要证明的一切。

利用正确的数据来说谎,是非常常见的欺骗招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利用平均值来掩盖中位数以达到欺骗目的。其他的数据欺骗招数还包括:不明来历的数据或带有偏见的数据、把一个结论改头换面包装成另一个结论、故意省略不利的数据等等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自主思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寻找写作者到底遗漏了什么信息,不论写作者是无心省略还是有意隐瞒。重要的省略信息将会决定你该不该被写作者或者发言者的论证所影响,以致于影响你的论证过程。

那些只想告诉我们他们想让我们知道的信息的人,就会告诉我们所有这些正面的特点,而且是不厌其详,活灵活现。但是他们会隐藏那些结论的负面因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几乎我们能想象到的任何重要问题都不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非黑即白、非是即否、非对即错思考方式,对我们的思维具有毁灭性的破坏效果。

你必须要确定你最终采纳的结论最合乎情理。一旦你发现了其他的备选结论,你就能更加有备无患地从一大堆可选的结论当中发现那个最说得通的结论了。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在我们使用我们已经掌握的批判性思维的道路上,仍会碰到许多障碍。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妨碍批判性思维的障碍,努力让自己在这些威胁出现时更加谨慎。

正确提问带给人不快

指你提出正确的问题可能使他人产生的不适。为了维系社会关系,我们也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谈话对象,在使用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注重策略。

思考过快

我们的大脑很容易依赖惯性思维来进行快思考,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培养理想思维的慢思考。

刻板印象

在我们接触任何主题之前,我们都带有一定的信念或思维习惯。当我们形成刻板印象,我们就会断言,因为每个人是特点集体中的一员,所以,他肯定具有一系列明确的特征。

刻板印象会阻断我们批判性思维的道路,让我们无法仔细考虑别人说的话。它总是早早关闭我们的思路,导致我们忽略有价值的信息。

会背叛我们的思维习惯

晕轮效应

是指我们通常会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方面的特征,然后就把这些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都联系起来。

信念固着

是指我们总是倾向于只把那些可以确认我们既有信念的证据当成可靠证据。这样就会导致弱势批判思维。我们不要因坚信某件事而导致故步自封,不愿去寻找更好的答案。

可得性启发法

是指我们反复使用的心理捷径,即只根据我们手边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形成结论。

答非所问

指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无意中用自己的问题替代了别人的问题。就会将大家的注意力从开始讨论的问题上引开。然后,它开始引出另一场全新的讨论。

自我中心

指相对于其他人的经历和观点,我们赋予自我的世界以中心地位。而一厢情愿,就是批判性思维最大的障碍。

金句摘抄

接受还是拒绝一个立场,感情上的依恋绝不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基础。

宁可在理由充分、证据确凿时反复无常,也不要在缺乏论据、强词夺理的结论上执迷不悟。

我们更热衷于相信那些和我们的期望值一致的解释和描述。这样,我们难免会把自己的喜好带入这些问题的讨论场合,而对那些与自己喜好不一致的说法一概加以排斥。

人类都有这种强烈的倾向,愿意相信如果两件事紧随前后发生,那么第一件事肯定导致了第二件事。

不同的意见是不是来源于价值观冲突,这个冲突牵涉到个人有权以特定的方式行事,以及这种行事方式对集体幸福造成的影响。

千万不要贸然接受你所遇到的事件的第一个解释。要寻找替代原因,努力去比较它们的可信度。

那些激发强烈情感反应的术语被称为附加感情色彩的术语。它们感动我们的能力大大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描述性含义。一定要对术语引发你怎样的感情保持高度警惕!

一个成功的、积极的学习者应该是一个愿意改变自己思想的人。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思想,你就必须对那些你感到怪异甚至危险的观点保持开放性。

写在最后

学习批判性思维不是为了去挑别人的错,运用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评估别人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评估自己的观点和信念,让自己的意见和思考越来越成熟。《学会提问》这本书帮我们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创新作为的能力,激发批判性思维,提出批判性问题,并审慎自己的观点。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案例以及练习题,想要进一步了解细节的话,建议你阅读原书。如果你也喜欢这本书,请支持正版图书,或扫描以下二维码获取电子书。(仅供学习参考请阅后删除)

——The End——

邀请您关注杰森爱读书微信公众号,并介绍和分享给您的朋友,我会一直在为您搜集好书而努力!

您的关注是最大的支持也是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杰森爱读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